人們向往“落英繽紛的春天”“小荷露角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和“臘雪寒梅的冬天”……從古人詩歌里傳承下來的浪漫田園式的鄉村生活,承載著人們對于“本真回歸”的渴望。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的詩句概括出鄉村生活的多個方面。在忻府區莊磨鎮、原平天涯山風景區、崞陽鎮、五臺縣永安村、靈境鄉、定襄縣河邊鎮、七巖山、宏道鎮、代縣古堡建筑、古遺址峨口、岢嵐宋家溝、河曲榆嶺窊等地,一個個世外桃源,是時下美麗鄉村的實踐者。
隱居忻州村,暢享新生活。在貧窮的地方廣種福田,久居城市的人們更向往的是與城市生活相接壤的體驗和所到之地本土文化的現代輸出。走進忻府區莊磨鎮,主干道和河道旁規劃建設了綠帶,各色花草環繞著百年古樹,美不勝收。這里有蜿蜒的石板路和山澗小溪,家家戶戶門口有一小片菜園,既有隨手可摘的瓜果,也成為了一道亮麗街景……這里,符合大多數人對傳統鄉村的想象,整體展示出“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旅游新形象。
原平崞陽鎮依山而建,一條清溪從山上流下,沿溪古樹參天,常年草木青翠,野花飄香。榆樹、桑樹、槐樹……村內不僅品種繁多,而且一棵棵高大挺拔,孩童們常在樹下嬉戲,一塊木板兩根麻繩,就是最好的“游樂設施”。古遺址峨口,遠近聞名,擁有多處自然景觀,景色壯麗、石奇峰秀。一進宋家溝,頓時能感受到久違的古樸民風和濃厚鄉情。走在小路上,熱情好客的村民會用自家小菜園的瓜果招待你,若你想更深入地了解村子,村民也會聲情并茂地講述近年來脫貧的故事。哪怕就是坐著閑聊,他們身上那種淳樸勁兒,總能讓人看到對生活的無限希望。在靜樂縣的黑土塔村、善應村等地逛累了,就去找一處農家樂嘗嘗本地菜,沒有精致的擺盤造型,有的只是鄉村榆皮面饸饹最自然的味道。


來源:忻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