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推廣
凡是到佛光寺參觀的游客,都會被途中一個叫閆家寨的村子吸引:10米高的仿古寨墻,巍峨的寨樓,古樸、高雅、宏偉、壯觀。走進寨子,有一個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廣場,“井”字形街道在堡墻內有序延伸……古色古香與新時代風貌相得益彰。五臺縣閆家寨村始建于金代十三年,至今1100余年歷史,村里的古建筑院落依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自2018年閆家寨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后,更是搭上了鄉村游快車,受到廣大游客的關注。
在各級部門的指導下,近年來,閆家寨村以弘揚古堡文化、農耕文化、傳統文化為原則,確立了復興古寺古剎、展示民風民俗、發展紅色旅游、融合農旅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發展思路。
閆家寨村先后復古修繕文昌閣、真武閣等9座閣廟,修建了閆家大院等民俗古院落和古亭、古廊等30余處,全村綠化率達到46%。尤其是在新建的農耕古文化園區內,鑄造有老牛耕田、古井澆灌、搖耬點種等雕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和體驗農耕文化。
為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中犧牲的數百名村民,該村在村里的廣場上建起了一座宏偉雕塑,人物栩栩如生。“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叫兒打東洋”的立體畫面,再現了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在閆家寨村駐扎時的動人場面。
“這就是717團團長劉轉運、政委左齊、副團長陳宗堯率領團部駐扎在閆家寨村時住過的院子,每年都會有很多游客和中小學生來這里參觀。”在一幢古院落門前,村民閆先虎說。
村民閆偉宏經營著一家面積500多平方米的農家樂,年收入達11萬元。農家樂推出的莜面窩窩、鮮羊肉湯等美味備受游客青睞。“古堡文化不僅讓我們村出了名,也讓我們跟著富了起來。”閆偉宏高興地說,“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當地的農產品銷路也越來越好。”
“吃上‘旅游飯’,生活變了樣。”對于未來,閆偉宏和妻子充滿期待“,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肯定也會越過越甜!”


欄目索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