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虎,布老虎的一種。布老虎是一種古代就已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品,它又是很好的兒童玩具、室內擺設、饋贈禮品及個人收藏品。它品種繁多,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2008年6月7日,布老虎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老虎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虎圖騰崇拜。原始社會,風雷閃電,猛獸出沒,人類自身的脆弱,強大的老虎被人們看作是世界上的強者。而老虎不僅勇猛無敵,而且對自己的幼崽特別保護,民間有“虎毒不食子“的說法。因此,人們把虎作為生命保護神和繁衍生育之神。一些心靈手巧的婦女把現實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創造出了形態迥異的布老虎。布老虎無尖角、硬刺,突出了團塊美,符合民間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則,顯現出一種簡約美和質樸美。在農村,布老虎伴著小娃娃長大,白天是玩具,晚上是枕頭。小孩枕這種枕頭不易落枕,十分舒服 。

卻說武松景陽岡打虎后,聞名天下。老虎見之,也唯恐避之不及。一日,武松突然從睡夢中醒來,思忖道:“以我一己之力,能將吊睛白額大蟲打死,此乃佛祖保佑也。我何不趁此閑暇去五臺山一拜,以謝佛祖大恩大德。”想畢,穿靴戴帽,提著梢棒,大步流星朝五臺山而來。路過雁門關,只見山巒起伏,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好一片北國風光。正陶醉間,猛聽到一聲怒吼,地動山搖。武松大驚,只見一猛獸虎視眈眈,蹲坐于雄關之上。正欲轉身,又聽得背后傳來一聲長嘯。武松大惑,驚恐間,忽見身旁一老者,道貌岸然,拈須微笑。武松抱拳作揖道:“老丈,我乃行者武松也。敢問,此處是何方寶地,景致如此瑰麗,老虎也這般色樣?灑家從未見之也?!崩险叩溃骸按颂煜碌谝魂P,雁門關也。你所觀者乃雁門一景——雁門霽雪也?!蔽渌傻溃骸拔夷艘唤槲浞颍恢F地老虎如此,還請老丈多多賜教?!崩险叩溃骸澳详P之上紅虎,此乃鎮宅之虎也。北嶺之上黑虎,招財之虎也。東巒之上黃虎,護嬰虎也。西垛之地白虎,長壽虎也。雁門關,兵家必爭之地,千余年來,征戰不斷。然巍峨屹立,雄踞天下,民強地饒,生生不息,有雁門虎之故也?!蔽渌伤朴兴?,謝過老丈,緊握著梢棒,急沖沖朝五臺山奔去。雁門虎威武雄壯,人人敬畏。爺爺的故事給了汪翀娥靈感,汪翀娥結合本地民俗特色,在傳統布老虎的基礎上,創造出雁門虎。雁門布老虎多以紅、黃色為主,黃、紅色也是我國北方傳統文化中喜慶和吉祥的顏色,雁門布老虎大幅度地收縮了老虎的身子、尾巴,四條腿,重在頭部設計,寬大的嘴,潔白鋒利的牙齒,兩只粗壯的牙齒向兩邊吐露,借以表現老虎的雄威。但是嘴角做得彎彎向上,似有嘻笑狀,加上圓凸的眼睛,直端的耳朵,彎曲上翹的尾巴。它既能使人感到虎的威猛雄壯,又能使人感到嬌憨天真。圓鼓鼓,胖乎乎,十分討人喜愛。凸顯了“不肖形似,而求神似”的傳統藝術風格。成為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的傳統玩具。
大雁門虎
雁門虎:美好愿景的寄托
傳言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驅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榮華富貴,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老百姓更是把虎看做是兒童的保護神,“小猴孩,你別哭,給你買個布老虎;白天拿著玩,黑夜嚇‘麻胡’”。民間在春節、元宵節以及新生嬰兒“洗三”(嬰兒落生三天時)、百日、周歲生日、兩歲生日,以及平日里喜歡讓孩子穿虎頭鞋、戴虎頭帽、睡虎頭枕,有些地區連小圍嘴也繡成虎頭形。新中國成立以前,醫學不發達,新生的娃娃夭折多,要把一個小孩養大成人確實不容易。鄉民們把孩子夭折認為是邪魔作怪,而老虎被認為是威力無比的象征,能降伏一切。因此,人們把老虎作為娃娃健康成長的保護神。婦女們用布做一些老虎放在家里。端午節,把做好的布老虎里邊裝上艾葉,縫在娃娃肩膀上,叫“艾虎”,用來“鎮邪除惡”。同時,魯南地區流行送老虎枕頭的育兒風俗。新生兒要在出生8-12天時絞頭,一般是女孩第9天、男孩12天。俗稱“九絞娘娘十絞官,十二絞得是狀元”,也有的則是“九絞娘娘八絞官,十二絞得是狀元”。姥姥來絞頭,并送布老虎,表示祝福。
雁門虎的創作人汪翀娥,于2008年10月創辦了代縣繡夢閣工藝品合作社。以挖掘、傳承、發揚民間工藝為己任。多次舉辦創業就業技術培訓班,先后培訓代工婦女、殘疾人士和貧困家庭4000余人次,教會大家一技之長,解決很多農村婦女的待業問題。也使布藝、絹花、刺繡等民間傳統手工藝得以發揚。
繡夢閣繡工
汪翀娥資料
雁門虎:制作方法
布老虎以頭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來突出勇猛的神態,虎頭及五官顯示出天真和稚氣,透露出兒童一樣可愛的憨態。
1、剪出布樣。大小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小片的是耳朵,長片的是肚子。
2、將布的正面相對縫合,注意
3、在肚皮下面剪開一個長口。
4、將布翻到正面,添入蓬松棉。
5、把開口縫合起來。
6、縫耳朵的時候將布正面相對,縫合上邊,然后再翻到正面縫合底口,抽線拉出褶皺。
7、最后給布老虎裝飾臉面,縫上眼睛、鼻子,用毛線做胡須,再把耳朵縫到頭上。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藝是各不相同的,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的,您可以依據這種方法做出更夸張的造型,還可以選擇更艷麗的布來做可愛的布老虎。
傳承意義:
布老虎的出現都是與我國民間所流傳的某些習俗緊密相聯的,因而形成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構圖簡練,配色明快,繡工精致,針腳細膩,樸實、勻稱、夸張、有較強的裝飾性。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在工業生產較為發達的今天,人們依舊喜愛手工縫制的布老虎,因為在它的身上,不僅體現著中國婦女特有的心靈手巧和聰明才智,更多的則是老一輩對新一代的期望與祝福。從一針針、一線線的縫制中,將滿腔的愛意縫入其中。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角度看,布老虎在藝術創作上,仍然要堅持集樸素與美觀于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風格,依照民間美術和手工技藝的特點進行扶持、發展。
來源:傳玩文化傳播

